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日期:2021-02-19 02:27:36
初夏时节,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100万亩小麦麦粒渐满,田野里飘着阵阵麦香,四下里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5月18日,在祥符区八里湾镇姬坡村智慧农业示范方,伴随旋翼的嗡嗡声,6台植保无人机低空掠过即将泛黄的麦田,飞过之处水雾弥散,煞是壮观。6名农机手站在田埂上,手持遥控器操作,一天时间,3000多亩麦田就完成了“一喷三防”综合套餐喷洒作业。“以前,姬坡村的农田各家各管,每到农忙季节,田间到处是干活的人。现在,即便农忙,麦田上也鲜见人影。”祥符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卫军说,现在大多村民土地已交于公司打理,依托北斗导航精准定位,无人机飞防作业误差可控制在厘米级,同时作业效率更高,平均每小时可达喷防50余亩。为实现土地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近年来,祥符区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的方针,结合区情实际,采取整村推进、大户流转等多种方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祥符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 融合“5G+智慧农业”先进技术,参与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八里湾智慧农业示范方。据介绍,祥符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先对姬坡村的土地流转,签订协议,按时支付群众流转资金,保障群众利益不受损。同时,对流转土地进行托管,委派有种管技术的李乾,负责小麦整个生育期“耕、种、管、收(订单农业)”,及智慧农业遥感监测等。“这里显示的是空气的温度、湿度、EC值等,不用去现场,我在屋里就能实时监控麦田的情况,客户端远程监控操作也很方便。”每天早上,李乾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自己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通过视频监控查看自己的麦田情况,“通过高清视频监控,远程操作控制,全过程智慧化运行,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为找到既节水又高效的灌溉方法,经过多方筛选,祥符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最终采用成本低,体积小,可操作性强,且不占地,便于挪动,还可与“水肥一体机”连接的“三角架喷雾炮”式喷灌方式对麦田进行灌溉。刘卫军说,“这套智能灌溉系统,除了能及时了解作物的‘渴’还能解‘饿’。该系统在土壤中设置探头,可以准确测量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实现智能化施肥。”李乾接过话茬,“我们利用探头得出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根据作物未来一段时间需肥规律,运用大数据计算出我们需要往地里补充多少肥料,将肥料随水一块喷施到土壤中,这样可以精准施肥,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过去农民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人称种地是行家里手的八里湾镇农民张宽道出自己的心声,种一辈子田了,没想到让你们这一班子吃公家饭的战胜了,以后我得向你们学习。他还编了顺口溜,“种地不用学,发投咋着我咋着。”如今,当地群众把土地流转后,一方面每年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从繁重的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在二三产业中获得收入。“原先我们施肥都是人工在地里撒肥料,浇水是田间起垄大水漫灌,这样浪费水资源,一人一天也忙活不了几亩地。”李乾算了一笔账,原先大水漫灌的时候,浇一亩地,要用40多立方米水,如今利用智能喷灌系统可以控制在10到15立方米水,每年可节约用水量达10万立方米。今年,祥符区智慧农业示范方小麦预计每亩能增收23斤以上。5月13日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在示范方考察时对该项举措予以高度肯定,一度赞扬“小麦长势喜人,粮食安全有了保障”。“将高科技引入农业,促进农业智能发展,主打‘特色’牌,推进农业向智能、高效、特色发展。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正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引领着全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祥符区委书记王彦涛表示,“下一步,全区将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构建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致力创建‘全省高效农业示范区’,打造‘开封智慧农业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