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打造“新引擎”,人工智能如何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日期:2024-05-22 09:17: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字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不断与各领域交叉融合。5月20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探寻人工智能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前景。
“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我相信未来从播种到收获,整个农业生产过程都将实现机械化运作。随着机械化向更高级别发展,如大型机械设施的无人化操作,这必然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认为,未来所有涉及种植、施肥、灌溉等精准农业操作,都将离不开人工智能的赋能。这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
如今猪脸识别、虫脸识别也已经在应用侧落地,在郑文先看来,其技术核心在于提升视频识别能力,只要有海量的数据训练,模型算法就能够拥有极高的专业性和精确度,而通过结合算法定义的芯片打造的产品,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应用场景,并解决其中的问题。
据介绍,云天励飞核心能力是“算法芯片化”。所谓“算法芯片化”不是“算法+芯片”,而是基于对场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算法关键计算任务在应用场景中的量化分析,将芯片设计者的理念、思想与算法相融合的AI芯片设计流程。
中国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系统、应用和数据,云天励飞董事长兼CEO陈宁认为这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把一座城市视作一台机器,通过群体智能,通过政务、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智慧场景生产出来的高质量数据,去训练人工智能算法,定义人工智能的芯片,最终打造城市智能体。”
那从城市到农村,人工智能如何更好赋能乡村治理呢?郑文先认为,农村与城市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治理时,特别注重其实用性和适应性。我们在交通管理以及民生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尝试,这些领域更具共性且易于复制。
“随着农村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相信未来乡村治理也将迈入智能化的发展阶段,这不仅将极大地提升治理效率,还将为农村居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郑文先说。
文章转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汇源智能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