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番茄红了 日子甜了

日期:2024-09-02 09:30:31


秋日,走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福城街道母乃村,一排排整齐的番茄大棚映入眼帘。棚内,新翻的土地上整齐排列着刚刚种下的番茄苗。农户们正在大棚中忙碌,有的在浇水,有的在检查苗情。

2000年,在砖厂开了两年货车的村民张颜回到了母乃村,开始跟随父母种植烤烟。母乃村海拔1800米,地势比周围高,蓄水条件较差,缺水灌溉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民。

2007年,弥勒市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关于推进烟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帮助母乃村村民修建了数十口地边小水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们生产用水难的问题。

“我家现在种了烤烟28亩,去年毛收入有13万余元。”张颜介绍说,“在解决了种植的用水问题后,这两年我们也在尝试新的作物”。

2017年,当地政府部门探索经济多元化发展途径,母乃村积极响应,与邻近发展较好的章保村结对帮扶,引进优质番茄品种。2018年,张颜也开始了番茄种植的尝试。

刚开始,张颜种植的番茄因为易患根腐、茎基腐等疾病,成活率并不高,在弥勒市烟草专卖局弥阳烟叶工作站生产技术员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揭膜培土、病株掩埋、重插等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2020年11月,一场霜冻让毫无防备的张颜慌了神,五分之二的番茄几乎都被冻坏。第二年,他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提前一个月种下番茄苗。“番茄快熟的时候,我经常到番茄地里转着走走,看着红一个就摘一个。还没等到天冷出霜,我的番茄就基本采收完了。”张颜说。

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张颜不断尝试新品种。从最初的“盛云”到“安妮娜”,再到现在的“天红99”和“1914”,每一次品种更新都是对更好销路、更高产量的探索。“多种几个品种,这个不好卖那个好卖,能够分散一些种植的风险。”张颜说。目前,母乃村番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现在的180多亩,年产量达900余吨。

“我们这里温度稍低,反而种出来的番茄更结实,不容易坏,易保存,耐运输,尤其受外地商贩欢迎。”张颜说,“现在我们的高原番茄主要销往广西、广东等地,不愁卖。”

值得一提的是,母乃村的番茄种植采用了生态种植模式。“我们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还在大棚周围种植防虫植物。”张颜介绍道,“这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提高了番茄的品质。”

从最初的试种到现在的4亩地,张颜家的番茄种植规模虽然增加不多,但收入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去年,靠种植番茄,张颜一家增收近10万元。

种植番茄之所以能够成为母乃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关键在于其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从传统的烤烟种植到新兴的番茄产业,母乃村正在走出一条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在母乃村,随着番茄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个村庄的未来,正如那红彤彤的番茄一样,充满着勃勃生机。

     文章转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


24小时免费咨询:1838016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