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改良盐碱地青贮玉米增产1.38倍

日期:2024-09-12 09:15:15

9月10日,中国农业大学、呼和浩特市农牧局等单位专家组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铁帽村对当地2736亩改良盐碱地种植青贮玉米的示范项目进行了实地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改良组盐碱地青贮玉米产量达到3.94吨/亩,对照组青贮玉米产量1.65 吨/亩,增产1.38倍。可见,系统科学的改良措施,显著提升了盐碱地的土地产能。

秋意渐浓,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身处中国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团队测产观摩现场,目之所及处,绿意盎然。一片片等待收获的青贮玉米身姿挺拔,叶片宽厚,随机扒开一株,就露出金黄饱满的玉米粒。很难想象,往年时这片土地均是一片萧条,地里大小碱斑交错,寸草不生,老百姓广种薄收,每亩产量仅有1.2~1.5吨。

据了解,该地属于黄河灌区,每年农田大水漫灌后,盐分无法有效排出,逐年积累之后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现象日益严重。经测算,该地土地盐度在4‰左右,属于中度盐碱地,农作物产量极低甚至绝收,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盐碱地常被比作“土壤癌症”,由于土壤胶体含有过多的盐碱离子,导致土壤板结、结构破坏、微生物群落单一稀少、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匮乏、养分循环不畅、生态系统脆弱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约有5亿亩可利用潜力的盐碱地,盐碱地治理在我国新时代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盐碱地改良利用工作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面对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盐碱地治理不仅能显著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供需矛盾,还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家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黄河灌区盐碱与干旱并存,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树文研究盐碱地治理多年,他介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部分地区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从而导致的盐分浓缩和表聚,排盐压力加剧,使该区域盐碱地的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今年春季,胡树文研究团队与宝树科技及阿勒坦农牧业公司合作,在铁帽村开展了2700多亩盐碱地改良种植玉米示范。在对当地多块土壤进行了盐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检测后,胡树文教授提出通过底施改良剂,结合冬季灌溉压盐,并采用团队开发的新型水溶性改良剂进行滴灌的中重度盐碱地治理的新模式。该模式能以较少的水肥用量实现定向改良,提升土壤质量,治理效果显著。今年,该技术在新疆和田、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以及甘肃酒泉等地的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此技术体系中,最大特点是采用滴灌技术取代传统的大水漫灌。在示范田里,黑色地膜覆盖的滴灌软管纵横交错,似毛细血管一般遍布了整片田地。软管上是一排小孔,灌溉时,水流能精确抵达植物根系。科学的排灌系统建立后,无需大水在田间漫灌,有效地降低了地下水位,耕作层的盐分得以快速排出,土壤结构得以重塑,减轻了土壤次生盐化的问题。

团队成员吴则蒽介绍展示了一组数据,种植过程中,示范田共使用了3次水溶性土壤改良剂,每亩用水120立方米,而当地通常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每亩用水量为280~400立方米,对比之下,滴灌的方式节约了大量水资源。此外,示范田的作物根系土壤的盐含量也由平均4‰下降到1.5‰左右。

实际上,不止是青贮玉米喜获丰收,本次测产结束后,部分专家组成员前往附近的100亩中轻度盐碱化甜菜种植示范基地进行考察。实地调查显示,采用滴灌改良技术的甜菜每株产量约为2公斤,而对照田的甜菜每株平均产量仅为1.5公斤,增产幅度达到33.3%。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滴灌改良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广泛适用性,也进一步印证了该技术在提升盐碱地农作物产量方面的显著成效。

据介绍,盐碱地改良利用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实施,单一、分散式治理无法满足农业生产实践需求。该团队的研究与实践涵盖土壤胶体絮凝、结构改良、盐分平衡调控、水分管理、生态系统重构和通气性改善等多个领域,完成了土壤结构重塑下“土壤-养分-微生物-作物-水”的理论研究,并以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为骨架,开展新型专利改良剂、盐碱专用肥料、保水材料和生态调理剂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在全国各类盐碱地的治理利用中,形成了区域性盐碱地改良利用工程技术模式,为我国开展盐碱地的全面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系统方案。

以成熟的理论和专利技术体系为支撑,胡树文教授团队在各地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和推广应用中取得优异的改良增产效果。“综合各类盐碱地特征,通过因地制宜地实施‘滴灌、施肥、改土、脱盐、保水’相协同的综合治理模式,能确保高效提升土壤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胡树文教授介绍,团队已在我国四大典型盐碱区域以及土壤障碍严重的12个省、25个县区开展了大面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均实现一次改良,多年稳产。截至目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已超过195万亩。(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春植)

                文章转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


24小时免费咨询:1838016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