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省德州市:“吨半粮”迈向“新高地” 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日期:2023-09-26 08:53:01


金秋德州,五谷丰登,田间地头颗颗玉米饱满金黄,又到一年丰收时。

2021年,山东省德州市在全国首次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打响了提单产的攻坚战。两年来,德州坚持书记抓粮、突出科技增粮、强化政策稳粮、推进适度规模种粮,全市上下用脚步丈量大地,让每一亩田都能大有作为。

继2022年“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首战告捷”之后,今年的德州克服持续高温干旱、农田失墒加快等天气压力,打破粮食生产“靠天吃饭”传统,粮食产量不退反增,夏粮单产516.1公斤、比去年增0.6公斤,总产85.35亿斤,比去年增加1.35亿斤。

如今,秋粮丰收在望,“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成果丰硕。德州怎么做的?

技术助农,赋能“吨半粮”

“今年玉米棒槌要大,玉米粒明显也大,授粉的时候没有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今年还能是一个丰收年。”眼下,德州市武城县曲庄村大片农田里的玉米秆高挺如林,剥开一颗玉米,玉米粒粒粒饱满金黄,曲庄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曲延峰告诉记者,尽管今年天气不“给力”,但得益于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今年的收成他还是有信心的。

技术助农,是推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武城县紧抓指导服务,创建科技支撑体系。在“吨半粮”核心区,武城县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制度,技术人员不定期地深入工作一线,对帮包村的粮食种植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与指导,做到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及病虫害灾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解决。2023年以来,武城县先后开展“稳粮保供”、玉米“推技术提单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题培训20余期,受益农户达10万余户,服务面积100万亩次。

夏津县东李镇贺心利心里也很“有底”。玉米灌浆的关键时期,农技人员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多光谱摄像仪将采集图片、视频等资料回传电脑进行建模,帮助他分析了解作物长势、病虫检测以及产量初测,提醒他要及早喷洒农药,做好锈病预防。

东李镇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张官屯村建设1000亩数字化“吨半粮”生产能力试验基地,装配微型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仪、虫情测报仪等农田数据采集设备和两套自动喷灌系统。在物联网、无人机、多光谱植物传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天空地一体化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农田信息采集的全面化、高效化。

科技助农,是推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的关键。德州深入实施“六大工程”和“六统一”技术。把“六大工程”和“六统一”技术落实责任具体到人,确保每个工程、每项技术都有人谋划、有人推进、有人调度落实。选聘乡村农业科技推广员,开展“联千家带万户”帮扶带动小农户活动,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开展好“粮王大赛”,营造人人争粮王、三级有粮王的氛围。

据今年夏天测产分析,夏粮单产516.1公斤、比去年增0.6公斤,总产85.35亿斤,比去年增加1.35亿斤。由全国农技中心牵头实施了全市“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小麦产量复测和“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暨2023年粮王大赛小麦季产量实打,复测样点390个,核心区超过九成地块产量超过650公斤/亩,实现“吨半粮”创建夏季目标。同时,夏玉米播种786.92万亩,较去年增加9.1万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39.95万亩,超出省定任务14%。

“四区联创”,助推“吨半粮”建设新突破

8月18日,山东德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陵市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联合德州地福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农业相关单位及种粮大户在乐陵市开展了一场以“微藻科技助力‘吨半粮’增产提质降碳增效”为主题的现场观摩会。

在现场观摩会上,大家走进示范田,仔细查看了大豆、玉米的生长情况。农化服务专员从对比田和示范田分别取出样本,通过对比发现,示范田里的玉米分蘖较多、根茎粗壮、叶片浓绿挺拔,显示出了显著的增产和提质效果。

在乐陵市南部生态区的玉米微藻肥增产提质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技术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了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的种植栽培优势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现场指导。作为一种新型肥料,藻类活性细胞生物肥具有固氮固碳、活素增养、吸金提质等特性,经过前期试验测效,可以替代20%-30%的化肥,减少化肥成本投入,还能增产增效,提高作物品质。

近年来,德州围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四区联创”,在创建“吨半粮”高产创建示范区的同时,积极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区,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和增施有机肥。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以上。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力度,2023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规模以上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不仅如此,在创建节粮减损示范区方面,德州市2023年玉米“一防双减”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核心区玉米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在创建节水灌溉示范区方面,德州持续推进潘庄、李家岸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2023年全市改善灌溉面积90万亩以上,农业节水潜力达到4000万立方米以上;全市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42万亩以上。

聚焦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丰收时节,走进乐陵市孔镇镇滕家村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中,长达600余米的平移式喷灌机甚是壮观,笔直的灌溉渠波光粼粼,地块中央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风速、湿度等数据,田间地头各种设备忙碌却鲜见农民的身影……田间地头,一派新时代农村农田画卷展现在游客眼前。

“我们仅去年就投资了2600多万元,用于引进平移式喷灌机,以及新建泵站、铺设节水管道、修缮灌溉沟渠、建设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孔镇镇副镇长陆秋燕告诉记者,孔镇镇全域10万亩耕地是德州市“吨半粮”创建的核心区。近年来,孔镇镇积极落实“吨半粮”核心区创建部署,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重大机遇,以“吨半粮”产能创建、节粮减损、节水灌溉、绿色生态为抓手,推动粮食增产增效。目前,高标准农田达到8万亩,占全域10万亩农田的80%,实现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人口集中居住。

在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的齐河县3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吨半粮)核心区,一望无际的农田中道路宽阔,气象监测装置、病虫害测报监测仪器、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网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一应俱全。

随着一项项新技术的落地,这里早已成为集聚北方主粮优质品种的“繁育田”,农业现代化核心技术与良技良法推广的“实验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田”。

作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齐河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吨半粮”建设契机,强化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8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率先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在全国产粮大县中率先实现烘干仓储设施乡镇全覆盖。

这些都是德州紧抓成功入选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市良好机遇的浓厚缩影。

近年来,德州将试点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快建设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强化建后管护,今年新建高标准农田41.8万亩、改造提升23.9万亩,力争3到5年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覆盖,全面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吨半粮”创建提供基础支撑。

仓廪实,天下安。在粮食生产走在前的德州,正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德州路径”,为“大国粮仓”献高产“粮”策。

                                                                                     文章转自网络,若有侵权必删。


24小时免费咨询:18380160036